|
Session C4 | ||
自體發展下的混雜與變異: 探析台灣與新加坡當代新電影語言在地化的實踐 Hybridity and Variation under Self-Development: Language Localization of Contemporary New Films in Taiwan and Singapore |
|||
潘惠華 Hui-Hua Pan | |||
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,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,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, Taiwan 台灣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|
|||
遷移至中國之外各華人族群的語言,在長期受到當地社會、文化、人口組成結構…等等的影響下,勢必在地化,而各有其語言與文化多重性與異質性的現實發展。準此,中國之外各地華人閩南語族群的語言在與當地族群密切接觸、競爭下,必然呈現程度不一的相互滲透、影響的現象。因此,以各自所在當地題材為創作背景的華人電影中,其戲劇語言必然翔實呈現當地社會常民語言的樣貌;此種與當地其他族群語言以及殖民者語言融合或混雜的影視作品,乃是移居各世界的華人生活實際語言之展示場。 本論文擬以跨地域平行比較的觀點,探究台灣、新加坡兩地當代閩南語電影中所呈現的語言特質,而以台灣做為觀察與論述的中心,進一步延伸對照比較新加坡電影,從而映襯台灣語言的自體性。職是之故,本研究擬就台灣電影《大佛普拉斯》、《通靈少女》,以及新加坡電影《錢不夠用》、《十二蓮花》做為研究文本,觀察與分析兩地電影語言在地化實踐的面貌為何,並比較兩地之間的異同,以嘗試藉此印證新電影語言的混雜與變異現象,乃是華人語言在地化各自發展結果的展示場,再進一步從中探究台灣語言在大眾媒體的能動性(agency)及語言繁衍力為何。 關鍵詞:台灣新電影、《大佛普拉斯》、《通靈少女》、台語、在地化 |
|||